远哈拉德
远哈拉德对那些西方之地的人们来说就是个谜,因为从未有人向南旅行至近哈拉德以南的地区。但远哈拉德的草原和丛林绝不可能无人居住,他们背后无疑也有着无数的故事。本文章记录了伟大丛林中的陶瑞斯人,太阳地里的墨怀斯人,以及佩多洛格地区的半食人妖的历史。
丛林中的陶瑞斯人
起源
我们现今所认知的陶瑞斯人,其实是最初的哈拉德人三支部族中的最后一支,他们被称作“森林民族”,在第一纪元与“平原民族”(即墨怀斯人和凯林人的先祖)和“沙漠民族”(即近哈拉德的南蛮子的先祖)分道扬镳,并定居在远哈拉德的森林和沼泽间。森林民族最初在春哈湖畔定居。第一纪元末至第二纪元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使得森林民族人数大减。因此他们继续向南迁徙,并最终定居在了远哈拉德的丛林和红树林中。经过几代变迁,森林民族逐渐分化成为两只部族:丛林中的陶瑞斯人以及红树林中的利姆怀斯人。
早期历史
早期,陶瑞斯人居住在零星分布的小村庄中,这些村庄与其他远哈拉德部族的村庄相差不大。但自从在丛林中居住以来,陶瑞斯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建造更大的城市,第一座名为亚阿什-卡,此座城市在陶瑞斯人逃至春哈不久便已落成。在一位伟大的头领——那玛库什的统领下,四散的陶瑞斯人开始逐渐统一。那玛库什自称是陶瑞斯的首位至高王,他统一了陶瑞斯并建立了陶瑞斯帝国。这座帝国迅速向丛林中扩张,陶瑞斯人开始在丛林深处建造更多城市,以及更加错综复杂的道路。
图尼克-卡,一座宏伟的岩石之城,建立在亚阿什-卡的东南方。与此同时,商人们在其西方建立了欧托克-卡,在其东北方建立了萨满-帕——一座有许多强大战士驻扎在此的前哨。这些战士袭击北方居住在平原上的部族并以此磨砺自身。而位于诺霍克-卡的宏伟城市比其余任何城市都更加深入丛林,森林民族也是在此第一次遇见毛象,他们将其视作神明的子女,而诺霍克-卡很快便成为陶瑞斯帝国的新首都,未来所有至高王的宝座皆置于此。
在第二纪元800年,至高王可扎玛洛托在位时期,陶瑞斯人首次遇到努门诺尔人。由于努门诺尔人渴求奇珍异宝,而陶瑞斯人渴求知识,因此西方人类与丛林人类的贸易自此开始。努门诺尔人的教诲使得陶瑞斯人的科技大加进步,陶瑞斯人的城市逐渐成为世界少有的奇观。而欧托克-卡因为和努门诺尔的一处早期港口——陶瑞泷迪不远,它也逐渐成为了众多商业城市的中心。
陶瑞斯帝国
全新的力量和财富被陶瑞斯的至高王掌握在手,这使得他们更加渴求向丛林外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大约第二纪元1200年,泰克威特利二世掌权,并宣称诸神给予其子民征服全哈拉德的命运。
他的首个目标便是东侧红树林中的利姆怀斯人居住地。尽管他们之间是近亲,但陶瑞斯人看不起利姆怀斯人,陶瑞斯人认为他们十分原始,本性恶劣,注定要向陶瑞斯俯首称臣。陶瑞斯的军队并未受太大阻力便压制了组织不力的利姆怀斯战士们,并将红树林收归囊中,将利姆怀斯人视作奴隶。处于陶瑞斯统治下的利姆怀斯人经受数千年的压迫,包括数次试图消灭其文化并将其同化入陶瑞斯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尝试最终都以陶瑞斯帝国的衰落而告终。陶瑞斯人建立了城市拉金-帕以用于监视红树林,而在征服利姆怀斯后,陶瑞斯人还在埃希尔安都因建立了数座前哨站。
泰克威特利二世之子继续发动战争。他转而将生活在哈拉都因河沿岸的墨怀斯部族视作目标。曾经墨怀斯对陶瑞斯边界上村庄的的小股袭击并不少见,萨满-帕的战士也同样以牙还牙,只是陶瑞斯的至高王不曾置予理会。但现今不同了,陶瑞斯人的大军很快席卷了墨怀斯南部那些定居在丛林附近的部落。大部分被征服的部落被迫俯首称臣,并要向陶瑞斯的至高王定期上交一大笔贡品——主要是异域的动物和奴隶。他们的土地被其强占,他们的人民被其奴役。此后至高王又将注意力转向南方灌木地的凯林人,并将帝国向南扩张。陶瑞斯人在绿宝石湖附近建造了宏伟的军事城市——匹桑-卡,以及陶瑞斯帝国最南边的城市——阿克吞-卡。后者建在自丛林中升起的山脉中的洞窟里。
第二纪元1311年,好战而贪婪的至高王尼卡尔利遭到暗杀,帝国和平统治了一段时期。墨约莱瓦尼一世接替了他成为首位“辉煌之王”。此名号是给予那些为帝国带来一段安稳时期的慷慨而备受爱戴的摄政者的。诸位辉煌之王极大地完善了陶瑞斯帝国的基础建设,并开始囤积珍贵的材料,尤以黄金为甚。这段时期,他们开始大量开采山脉中的黄金。
但随着时间流逝,尼卡尔利的后代日渐强盛。一个崇拜其所谓造物主乌兹-贝烈胡的邪教突然兴起,并开始迅速在陶瑞斯帝国中传播开来。在第二纪元1522年,提佐克攫取了王位,并成为了首位“血腥之王”。他及其后代的统治手段血腥无比,但陶瑞斯也同样在他们的统治下变得愈发强大。与此同时,经历了数百年的友谊往来后,提佐克向努门诺尔人宣战。他们开始抢夺努门诺尔人的货物和知识,努门诺尔人予以还击,效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因为他们派往丛林中的任何军队都会很快在陌生环境与陶瑞斯人的游击战术面前败下阵来。
在诸位“血腥之王”统治期间,陶瑞斯人开始建造宏伟的神庙,他们的宗教仪式再度将活人献祭囊括其中,即使这一仪式在此前与努门诺尔人的往来中被废弃。在这一座座纪念碑中,丛林深处金字塔林立,至高王在此敛聚财宝,而萨满在此举办古老的仪式以保护它们。这些金字塔均由奴隶建造,在建造这些丛林民族的宏伟纪念碑的过程中,死掉的墨怀斯人和利姆怀斯人数量令人咂舌。穆马卡,这座陶瑞斯帝国最后的宏伟城市,便是在这一时期落成。
陶瑞斯帝国在第二纪元中期,大约1700年实力达到顶峰。至此,至高王的势力早已远远超出丛林边界,深入大草原,红树林,乃至更远的一些土地。他们通过其治下土地的资源,以及从他们附庸和邻国收来的贡品而愈发富有。努门诺尔之下,陶瑞斯便是全哈拉德境内最强的一股势力。
帝国的沦亡
第二纪元1750年,在任至高王死于无人能够治愈的黑色疾病——一种瘟疫,据传来自魔多,但究竟源自哪里无人知晓。至高王之子接任成为新的至高王,他名为可扎维克,以年纪轻轻但手段残酷而为人所知。在其加冕典礼上,索隆亲自从魔多前来祝贺他加冕为王,并提出结盟的申请。可扎维克嗅到增强自己实力的机会,答应了索隆,并向魔多送去信物以换取索隆的教导以及敌人的覆灭。流言在陶瑞斯人中四散,据说自从这一天起,可扎维克便被一股疯狂所攫取,使他开始与自己的人民反戈相向。他以前就已足够残暴,以折磨活物为乐;而现今借助索隆的力量,更是成为了一名极端暴虐的统治者。可扎维克以残杀自己的子民为乐,自此被称为“受鄙视的”可扎维克。无人得知索隆是如何控制他的,有人说他落入索隆的圈套,就像努门诺尔的阿尔-法拉宗那样;有人说他受到了魔多的堕落魔法侵蚀。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扎维克和索隆第一次见面时,后者将一枚戒指赠予前者以巩固他们的联盟,可扎维克对此爱不释手。
数年之后,尽管手段残暴,但可扎维克的统治成果卓越。陶瑞斯空前繁荣,并毫无悬念的成为了远哈拉德的统治者。无论索隆在可扎维克身上施加了何等力量,无疑十分有效。可扎维克率领着他无人可挡的大军取得各种惊人胜利,击败所有对抗他的人。一切叛乱和政变的尝试都在短时间内迅速遭到镇压,而索隆施加在可扎维克身上的力量也开始逐渐扭曲他的心智。
可扎维克的嗜血行为转变为了彻头彻尾的暴行,他杀死了上千名利姆怀斯人,墨怀斯人和凯林人,不仅如此,他开始残杀自己的子民。陶瑞斯的大家族接连被灭门,只因为可扎维克认为他们威胁到自己的统治。陶瑞斯人被接连处死,仅仅为了他自己的娱乐。在这位至高王手下,陶瑞斯人受难许久,却受制于黑暗魔君的力量无法起义反抗。讽刺的是,可扎维克的寿命不是一般的长——他几乎将自己的王国毁于其手。这开始困扰索隆——他只想让陶瑞斯人在战争中牺牲,而不是沦为可扎维克玩弄至死的对象。在一百多年的残暴统治后,可扎维克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被鄙视的”可扎维克离开了陶瑞斯帝国,沦为对索隆毫无利用价值的阴影。此后陶瑞斯失去了统治者,因为可扎维克没有存活的后嗣,他唯一的儿子被他亲手杀害。自此,陶瑞斯帝国陷入一场混乱,一场又长又血腥的内战爆发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头领和自封的王争夺权力,进一步为陶瑞斯的人民和文化带来灭顶之灾。与此同时,被陶瑞斯奴役已久的原哈拉德部族抓住这一机会开始重夺自由。
红树林的利姆怀斯人将日渐衰弱的陶瑞斯人从他们的土地上赶了出去,作为复仇,他们杀死了他们所发现的任何陶瑞斯人。而哈拉都因河附近的墨怀斯人的起义更为有力,因为他们所受的迫害和痛苦更甚。无论四散的陶瑞斯军队有什么能做,都已无力回天。墨怀斯人不断击败陶瑞斯的军队,直到将他们从平原地区彻底赶走。
墨怀斯人如潮水般涌入北部的丛林,烧杀抢掠沿途遇到的一切陶瑞斯村庄。这场动乱持续了两个世纪,对陶瑞斯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大部分的知识、文化、语言都失落了,他们大部分的城市也化为废墟。陶瑞斯帝国自己内部的争斗造成了他们主要城市的烧毁崩塌,而墨怀斯人给了他们最后一击。残存的城市被洗劫一空,在最后的一场大战中,墨怀斯人杀光了诺霍克-卡中的居民,永远的毁灭了陶瑞斯帝国。
大量迁入丛林的墨怀斯人使得两个民族开始融合。原本的陶瑞斯民族不复存在,而新生的民族继承了他们的文化。许多墨怀斯统治者逐渐吸收古陶瑞斯人的传统文化,并谋求成为这失落帝国的正统嫡系。原本的陶瑞斯语失落了,而新的“陶瑞斯人”使用的语言混合了墨怀斯的语言以及低等的陶瑞斯语言——一种仅有未受教育的陶瑞斯人曾经使用的语言。昔日的名号被遗忘,陶瑞斯语仅在那些曾经宏伟的城市的名字中出现,而那些城市如今也仅余废墟。时光流转,所有丛林中生活的部族开始重新自称陶瑞斯人,尽管他们并非真正的陶瑞斯人,真正的陶瑞斯人不复存在了。
奇门-卡的帝国
过去数个世纪的战争并未带给陶瑞斯任何财富,认识到这一点的头领阿卡兰——它被认为是少数几位仅存的真正的陶瑞斯人之一——离开了陶瑞斯,命令他的亲族与其同行,穿过哈拉都因河,为他们的子民探寻新的家园。他们在远哈拉德森林中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这座城市之后被人们称作奇门-卡。这也是自陶瑞斯帝国灭亡以来,第一座重新建起的陶瑞斯城市。
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中,这座城市繁荣发展,以最后正统的陶瑞斯王国而闻名。阿卡兰实现了他的梦想,并于第二纪元2153年去世,其子伊赫巴尔那克即位。然而在他开始统治四年后,这个新生文明遭到了威胁。与以往不同,威胁并不来自于任何墨怀斯人或是其他陶瑞斯头领,而是来自于一种新的可怖生物。陶瑞斯人称其为“灰色恶魔”,而他们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半食人妖。
这些生物消灭了被称作佩多洛格地区的所有墨怀斯部族,而在奇门-卡建立的年代,他们的活动范围开始愈加向西。接下来的数年内,半食人妖的袭击愈发凶猛,直至第二纪元2161年,这座宏伟的城市在半食人妖手中毁灭。他们烧毁了仅存的陶瑞斯文明,屠杀了全城的人。而这也是城市得名的原因:奇门卡——“死亡之城”。
奇门-卡的毁灭标志着陶瑞斯人试图在远哈拉德森林中立足的企图失败了,这也意味着最后的陶瑞斯血脉就此消失,昔日陶瑞斯帝国的最后一支也不复存在。随着城市毁灭,来自旧帝国数不清的文物和文献也随之失落。此地的河流被鲜血染红,自此永远以色瑞格都因“血之河流”而为人所知。
第三纪元
丛林中的局面直到第三纪元才有好转。数个世纪的战争,人们的迁徙,以及持续不断的动乱,这些为丛林中的人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改变,直到现今,他们也仍然和其的先祖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他们仍然自称陶瑞斯人——远哈拉德曾经不可撼动的统治者。他们继承了前人的文化,服饰,乃至生活方式,但他们仍然与之不同。现今的陶瑞斯人已绝无可能再次建立起昔日的帝国。
陶瑞斯人所生活的地方比起曾经更加与世隔绝。他们只在森林深处的大空地建立村庄,这些村庄通常会围绕着旧帝国的纪念碑建立。他们很少离开丛林,而一切踏进丛林的外来者也通常会受到飞镖和匕首的欢迎。尽管与内战时期相比,他们的生活更加和平,但时常仍有墨怀斯人前来骚扰。墨怀斯一直在派出战士进入丛林企图抓捕毛象。这大加激怒了陶瑞斯人,因为他们始终将毛象视为神圣的生物。尽管陶瑞斯人尽一切可能阻止那些外来的窃贼,却收效甚微。
大约第三纪元2500年,由于墨怀斯人的侵略愈发频繁,以及将偷来的毛象向南蛮子出售的行为,陶瑞斯和墨怀斯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加剧。而在陶瑞斯人看来,更糟的还有墨怀斯人在丛林边缘造成的浩劫——大片森林遭到墨怀斯人砍伐,以向南蛮子和魔多缴纳贡品。自此,陶瑞斯人永远时刻准备着战斗,以对抗墨怀斯人和他们的南蛮子盟友。
陶瑞斯人认为索隆是他们伟大帝国沦亡,以及他们所遭受苦难的原因和根源。因此陶瑞斯人一致对抗魔多以及它的一切盟友,直至今日。陶瑞斯所忍受的苦难也让他们再也不会轻信外人,而只信任自己。
宗教和文化
关于陶瑞斯的宗教和文化,我们知之甚少。仅有少许故事传说在他们帝国的毁灭中残存,其中包括有丛林诞生的神话:一道巨大的火柱某日突然破碎,并为大地覆上一层厚重的灰烬,自灰烬诞生出生命,生命在这大地上散播开来。有人认为这描述的是维拉的巨灯倒塌的场景——但他们从何而知?
陶瑞斯人崇拜各种神秘的神,并为此定期进行血祭。努门诺尔水手唯一知晓姓名的丛林之神名为乌扎-姆玛阿苏女神,她有着毛象的外形,守护丛林免受邪灵的侵害。
现今的陶瑞斯语与墨怀斯的语言和凯林人的语言有关,还杂糅了昔日的低等陶瑞斯语(由那些低等的陶瑞斯人和丛林的原住民使用)。曾经的陶瑞斯语与利姆怀斯语相近,但在帝国灭亡后便遗失了,仅在日常生活中以几句模糊不清的词汇形式出现。唯一能够讲述这种语言的,据说只有居住在丛林最深处神秘的城市穆玛卡中的萨满。但即便是陶瑞斯人也很少能见到其真面目。传言说在所有的陶瑞斯城市中,仅有最偏远的穆玛卡仅仅被遗忘,但从未被摧毁。
大平原上的墨怀斯人
起源
墨怀斯人源自最初的哈拉德人三支部落中的第二支,现今被称作“平原民族”。第一纪元早期,平原民族与另外两支——定居在近哈拉德的“沙漠民族”,以及定居在春哈湖畔沼泽的“森林民族”分道扬镳。前者是近哈拉德的南蛮子的先祖,后者是陶瑞斯人和利姆怀斯人的先祖。平原民族定居在了远哈拉德广阔的大草原和灌木地,并随时间流逝分为两支民族——大草原上的墨怀斯人和灌木地中的凯林人。在所有远哈拉德民族中,墨怀斯人的分布最广,直到陶瑞斯人迁徙到大丛林之后也是。
从一开始,墨怀斯人就有着极强的宗派主义。由于他们分布在一片极为广阔的土地上,因此很快出现了上百个部族,有着各自的头领和村庄。但所有部族都保留了许多最初就开始实行的习俗,因此不同部族间的差异远没有那么明显。墨怀斯人以采集和狩猎为基础生活方式,这也使得他们所有人都是天生的战士。墨怀斯的部族通常规模很小,不超过一个村庄大小,但也有较大的部族,规模多达数个村庄。部族中最强大的战士成为头领,他们通过杀死这片草原上最可怖的狮子,并穿上它们的皮毛这一方式来证明自己。尽管不同部族之间常有纷争,但他们也会联合起来一致对抗外敌。
墨怀斯文化的核心是“伟大雄狮”这一概念。尽管部分墨怀斯人,尤其是北方部族的一些年轻人,同他们的南蛮子盟友一同开始信奉索隆,但大部分墨怀斯人仍然信奉伟大雄狮。他们认为伟大雄狮象征着力量之神,既创造了世界,也会将它毁灭。墨怀斯人相信伟大雄狮会将力量给予那些有价值的人,也会在某一时刻吞噬所有人类的灵魂。最重要的是,对那些西方部族而言,伟大雄狮将在西方的山脉之后等待时机来临,那时它将会起身吞噬掉整个世界,终结人类的统治
远哈拉德的草原危险万分,因此很少有人能够在墨怀斯的村庄间往来自如。因此墨怀斯不同部族间的联系有限,他们也从未产生过任何形式的中央政府或是社区结构。这也使得对其历史的研究格外复杂。因此,以下将根据地理区域,将墨怀斯分为四块不同区域的部族,对其历史进行记录。
北部墨怀斯人
北部墨怀斯人定居在埃德拉因能河南侧的荒草地上,此处也是近哈拉德与远哈拉德的分界线。荒草地比南部的肥沃土壤条件更为恶劣,因此北部的墨怀斯人被迫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各部族也因此规模更大,经常包括数个村庄与狩猎营地;但他们的人数却相对更少。
因为受到南蛮子影响,相比他们的南部同胞,北部墨怀斯人通常更加务实,而非因循守旧。荒草地的恶劣环境以及他们部族的历史,使得北部墨怀斯人成为了墨怀斯最强的战士,他们极擅长于狩猎野兽和人类。埃敏海哈拉德是一处横跨荒草地西半侧的小山脉,此处被许多北方墨怀斯部族视作圣地,但原因早已被遗忘。北部墨怀斯人最大的定居地位于埃敏海哈拉德北部的平原,他们的猎手在此狩猎并与南蛮子偷猎者交易。而在荒草地东侧的太阳丘陵附近,墨怀斯人将平原民族的第一位头领安葬于此。
在第二纪元初,北部墨怀斯人和南蛮子建立了极为亲密的关系。海滨南蛮子的王国以及哈拉德海湾一同与北部墨怀斯人建立了联盟。后者能够给予前两者异域商品,如狮皮和犀牛角;前两者则能给予后者武器。这一联盟长期以来都是北部墨怀斯人力量的来源,他们也因此成为大草原上最优渥,最强大的人类。尽管很少有墨怀斯人费心学习金属工艺,北部墨怀斯人却常常从南蛮子那里渴求新的武器,以成为更优秀的猎手。
在第二纪元至第三纪元初,北部墨怀斯人持续与南蛮子交好,甚至帮助他们对抗努门诺尔人,更有些墨怀斯人向北参加了最后联盟大战。部分北部墨怀斯人开始吸收南蛮子的文化,自然也包括了他们对索隆的崇拜。而到第三纪元尤甚,正是此时,南蛮子和刚铎王国之间爆发了战争。
在第三纪元初,近哈拉德开始出现墨怀斯人组成的雇佣兵,他们小股四处游荡,安营扎寨,离开了荒草地的部族而加入了南蛮子,买来南蛮子的装备并以雇佣兵服务为生。这些雇佣兵以其勇猛可信而出名,他们的暗杀水平无人能及。据说哈拉德的贝如希尔女王一直保有一支由墨怀斯雇佣兵组成的护卫,直到她前往刚铎。有人说这支雇佣兵只是一份礼物,一份来自贝如希尔众多情人之一,一名强大的墨怀斯部族的首领的礼物。
在第三纪元1015年的乌姆巴尔攻城战中,墨怀斯雇佣兵变得更加臭名昭著,为人所知。刚铎第十四代国王奇尔扬迪尔在这场战争中被一名墨怀斯雇佣兵所杀,这对刚铎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激怒了奇尔扬迪尔之子奇尔雅赫尔,他在第三纪元1050年最终将近哈拉德的所有王国征服于手下,此后自称哈尔门达奇尔一世。在这场战争中,北部墨怀斯人与南蛮子一同作战。此后哈尔门达奇尔一世向北部墨怀斯人的头领派来使节,却总是遭到强烈回绝,甚至被杀害。
经过数个世纪,随着刚铎对近哈拉德的控制逐渐被削弱,南蛮子的各个王国开始反击并摆脱刚铎控制,北部墨怀斯人也在这场叛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常被派去暗杀刚铎军队中的重要人物。除此之外,墨怀斯部族经常派去大群战士援助南蛮子对抗刚铎,在他们帮助下,南蛮子最终将刚铎赶出了近哈拉德。经年累月的战争为北部墨怀斯人刻上了印记,他们对南蛮子的忠诚与对刚铎的仇恨杂糅在一起。
当索隆以黑暗魔君的身份重返魔多时,近哈拉德的诸王国纷纷站到索隆这一侧,大部分北部墨怀斯人的部族也随之向其效忠。许多北部墨怀斯年轻人甚至为了侍奉索隆而将伟大雄狮抛诸脑后,并迫不及待要在魔眼面前证明自己。当南蛮子向北方进发时,荒草地的墨怀斯人也加入了他们,他们等待着魔多召唤他们,前去与刚铎的人类开战的那一时刻到来。
东部墨怀斯人
东部墨怀斯人住在肥沃的大草原和大湖附近的森林中,这些地方野兽遍布,以供东部墨怀斯人猎捕。他们一直与其余的墨怀斯部族隔绝开来,也因此是所有部族中最原始的一支。他们的战士善于隐藏身形,他们的平民也善于躲藏,这一技能源于他们数千年来的艰苦生活。他们将其居住的大湖视为圣地,视作他们的生命之源,并会拼尽全力保护这里免受侵略。东部墨怀斯人最大的定居地处在两片最北端的大湖之间,临近哈拉都因桥——由古老的陶瑞斯人所建,而东部墨怀斯的“驯兽人”们后来将其修缮完好。
第二纪元的前半段时期,东部墨怀斯人或多或少过着和平的生活,直到第二纪元1800年,被称作半食人妖的怪物从托尔托洛格出现,开始四处袭击,并最终将东部墨怀斯人赶出了色瑞格都因河以东的土地,那里日后被称作佩多洛格地区。半食人妖继续向西行进,直到东部墨怀斯人被彻底打败,甚至几乎被屠杀殆尽。东部墨怀斯人恐惧万分地称半食人妖为灰色恶魔,它们比人类更加凶残,甚至能一次吞下整只活人。许多东部墨怀斯村庄毁于半食人妖之手,其余的东部墨怀斯人被迫采取更为隐蔽的生活方式,以从半食人妖的袭击中存活下来。
第二纪元2130年,陶瑞斯帝国的难民在佩多洛格地区西部的森林中定居。这些陶瑞斯人与东部墨怀斯人达成协议:双方和平共处,东部墨怀斯人答应服侍奇门-卡的陶瑞斯人,以换取他们保护自己免遭半食人妖的伤害。东部墨怀斯人的所有部族都欣然接受,陶瑞斯人便在他们双方共同的土地上建起了日后被称作奇门-卡的城市。东部墨怀斯人为陶瑞斯人奉上食物,他们的战士为奇门-卡的陶瑞斯人而战。反对这一协议的墨怀斯人少之又少,因为陶瑞斯人确实保护他们免遭半食人妖的侵袭。不幸的是,和平时期并不长久。奇门-卡建立约30年后,一支半食人妖的大军如潮水般席卷了这片森林,袭击了城市,杀死了城中的所有居民,并将之付之一炬。
如今东部墨怀斯人的陶瑞斯盟友被彻底消灭,他们在绝望中被迫团结在一起,以阻止半食人妖越过佩多洛格地区边界的河进而夺走他们的全部土地。第二纪元晚期,东部墨怀斯人与红树林的利姆怀斯人结盟,联手抵抗半食人妖,而此时的半食人妖正因内乱而实力大为削弱。东部墨怀斯人和利姆怀斯人藉此能够将色瑞格都因完全保护起来,甚至进一步削弱半食人妖的实力,但他们始终无法进入佩多洛格地区,直到第三纪元初,半食人妖再次变得更为强大。
更糟的是,利姆怀斯人开始将更多精力用在向陶瑞斯人复仇,而非用在阻止半食人妖上,这使得东部墨怀斯人开始节节败退。半食人妖借此机会继续向草原发动袭击,消灭了大量的墨怀斯部落,并逼迫其他残余的部落躲藏起来。东部墨怀斯人最终只能竭力将半食人妖赶离两大湖,直至今日,这片地区仍被他们的伟大猎手保护着,但半食人妖开始在森林中肆意繁殖,因而所有的东部墨怀斯部族在整个第三纪元终日遭受着半食人妖的折磨。
第三纪元中期,大部分东部墨怀斯人开始厌倦这种恶性循环,并开始谋求出路。当南部墨怀斯人开始与南蛮子接触并结盟时,东部墨怀斯人看到了机会。近哈拉德的各王国向南部墨怀斯部族征收贡品,以此作为帮助他们对抗陶瑞斯帝国的条件。南部墨怀斯部族在丛林中砍伐大量的树木,捕捉毛象并献给近哈拉德的南蛮子。一群东部墨怀斯人插手了这笔贸易链,充当南部墨怀斯人和南蛮子之间的中间人,他们以“驯兽人”而为人所知,因这群东部墨怀斯人专门运输捕捉来的毛象并向南蛮子出售,作为帮助他们赢得战争的巨兽。驯兽人们修缮了哈拉都因桥,直至今日,南部墨怀斯人的狩猎团体仍然在这里将捕获的毛象转手给驯兽人。驯兽人接着向北带着毛象穿过平原,并出售给寇帕祖尔的海湾民,后者又会将毛象卖给其余的南蛮子王国。这些驯兽人在它们与海湾民见面的地方建立了一处自己的定居点,海湾民称其为骸骨城镇。随着战争在北方酝酿,驯兽人逐渐繁荣兴盛,骸骨城镇也有越来越多的海湾民商人和北部墨怀斯猎手光顾。
而对于其他东部墨怀斯人,第三纪元后期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因为半食人妖无缘由地开始加剧攻势。而令墨怀斯人更加沮丧的是,半食人妖开始变得远比之前更加有组织,它们成群结队,威胁要毁灭整个东部墨怀斯部族。随着攻势逐渐增强,东部墨怀斯部族中最强大的几位头领遇到了索隆送来的使节。索隆答应他们,如果东部墨怀斯部族宣誓效忠索隆,他就帮他们摆脱半食人妖的攻击。几乎所有东部墨怀斯部族都欣然接受,而半食人妖的攻击也立即停止。因着感激,这些东部墨怀斯部族与他们北部的亲族一同加入了服侍魔多的行列,并渴求着帮助他们的救世主索隆对抗刚铎的人类。
南部墨怀斯人
南部墨怀斯人是人口最多的墨怀斯部族,他们居住在哈拉都因河沿岸的沃土上。尽管最初他们同样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但相比其他部族,他们更加依赖农业生产,尤其喜爱山药。他们的猎手经常在丛林中寻找异域动植物,而在最近千年内,他们开始大肆砍伐树木,捕捉毛象,这也愈发导致了陶瑞斯人的愤怒。南部墨怀斯部族有许多传说都突出描绘了火焰大门——一处位于大草原中心的火山群。许多墨怀斯人认为火焰大门直通地心,而距火焰大门较近的一些部落经常向其中送去不少年轻的战士来证明自己。南部墨怀斯部族中有许多强大的大型部落,他们最大的定居点位于上冲积平原和南哈达戈拉斯,前者位于哈拉德腹地,距火焰大门不远;后者是一处久经战争,却依然郁郁葱葱的山谷。
南部墨怀斯人一直过着相对和平的生活,直到第二纪元1250年,陶瑞斯帝国将注意力转向北方,意欲征服全哈拉德地区。在当时陶瑞斯至高王的命令下,帝国的大军闯入了大草原,将一切遇到的墨怀斯部落收入囊中。自此墨怀斯人与陶瑞斯人之间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在南哈达戈拉斯爆发的战争数量尤甚,但当时陶瑞斯帝国更强一筹,由着其先进的装备和凝聚力,陶瑞斯帝国迅速征服了哈拉都因河以南的所有地区。他们继续向北进发,穿过了火焰大门,直到荒草地的边界才停了下来。
哈拉都因河以南的所有墨怀斯部落,及其北部的少数部落均被陶瑞斯帝国所奴役。残存的墨怀斯部落被迫成为陶瑞斯帝国的附庸。沦为奴隶的墨怀斯人被迫为陶瑞斯主人种植玉米及山药,而在陶瑞斯帝国由血腥之王统治时,这些奴隶也被迫为陶瑞斯帝国建造纪念碑,多为丛林深处的金字塔,不少墨怀斯人因此殒命。很少有墨怀斯人在此时期摆脱自己的奴隶身份,尽管有些墨怀斯人成为强大的战士并被写入传说,但这并不多见。墨怀斯人为自己遭到的残暴对待,及其必须上交的高昂贡品而对陶瑞斯人心生愤恨,他们曾多次进行过叛乱,却无一成功。第二纪元1600年,全部的南部墨怀斯部族都被纳入陶瑞斯帝国的统治之下,他们几乎失去对自由的希望。
但这很快发生改变。在第二纪元1750年,当时的陶瑞斯至高王死于无人能够治愈的黑色疾病——一种瘟疫,据传来自魔多,但究竟源自哪里无人知晓。至高王之子接任成为新的至高王,他名为可扎维克,以年纪轻轻但手段残酷而为人所知。在其加冕典礼上,索隆亲自从魔多前来祝贺他加冕为王,并提出结盟的申请。可扎维克嗅到增强自己实力的机会,答应了索隆,并向魔多送去信物以换取索隆的教导以及敌人的覆灭。流言在陶瑞斯人中四散,据说自从这一天起,可扎维克便被一股疯狂所攫取,使他开始与自己的人民反戈相向。他以前就已足够残暴,以折磨活物为乐;而现今借助索隆的力量,更是成为了一名极端暴虐的统治者。可扎维克以残杀自己的子民为乐,自此被称为“受鄙视的”可扎维克。无人得知索隆是如何控制他的,有人说他落入索隆的圈套,就像努门诺尔的阿尔-法拉宗那样;有人说他受到了魔多的堕落魔法侵蚀。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扎维克和索隆第一次见面时,后者将一枚戒指赠予前者以巩固他们的联盟,可扎维克对此爱不释手。
可扎维克最初是一名十分卓越的领袖,他率领着自己无人能敌的军队取得各种惊人的胜利。尽管手段残暴,叛乱和政变却并不多。即便有,也能在很短时间内遭到镇压。但索隆施加在可扎维克身上的力量开始逐渐扭曲他的心智。可扎维克的嗜血行为转变为了彻头彻尾的暴行,他杀死了上千名利姆怀斯人,墨怀斯人和凯林人,不仅如此,他开始残杀自己的子民。在这位至高王手下,陶瑞斯人受难许久,却受制于黑暗魔君的力量无法起义反抗。讽刺的是,可扎维克的寿命不是一般的长——他几乎将自己的王国毁于其手。这开始困扰索隆——他只想让陶瑞斯人在战争中牺牲,而不是沦为可扎维克玩弄至死的对象。在一百多年的残暴统治后,可扎维克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被鄙视的”可扎维克离开了陶瑞斯帝国,沦为对索隆毫无利用价值的阴影。此后陶瑞斯失去了统治者,因为可扎维克没有存活的后嗣,他唯一的儿子被他亲手杀害。自此,陶瑞斯帝国陷入一场混乱,一场又长又血腥的内战爆发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头领和自封的王争夺权力,进一步为陶瑞斯的人民和文化带来灭顶之灾。但当陶瑞斯人遭受灾难时,墨怀斯人却看到了机会——重夺长久以来失去的自由的机会。
随着陶瑞斯帝国的崩溃,墨怀斯人开始将他们赶出大草原,并开始反过来袭击丛林,为这数个世纪经历的折磨寻求复仇。墨怀斯人如潮水般涌入北部丛林,甚至许多部落开始定居在此。他们将任何遇到的陶瑞斯村庄或城市夷为平地,而古老的陶瑞斯帝国就此彻底毁灭,成为它奴役者手下的牺牲品。很快,整片大丛林落入了墨怀斯头领的统治下,残余的陶瑞斯人被迫与他们融合在一起。
但那些进入了丛林的墨怀斯人逐渐与他们留在大草原上的亲族分道扬镳。他们与残存的陶瑞斯人融合,开始接受陶瑞斯帝国的文化和知识,并最终开始自称为新的陶瑞斯人,成为了陶瑞斯帝国的继承人。当奇门-卡的陶瑞斯人崛起又迅速灭亡后,这支丛林中的墨怀斯人成为了一支与古陶瑞斯人更为相似的民族。数个世纪后,这些墨怀斯人与丛林中残存的陶瑞斯人已经没有差异。
剩余的南部墨怀斯人开始看低新的“陶瑞斯人”,并开始继续与他们的战争。在整个第三纪元期间,南部墨怀斯人与新的陶瑞斯人间爆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陶瑞斯人的头领希望扩大他们的势力,而墨怀斯的袭击者希望灭亡他们的仇敌。在这两者的冲突中,许多南部墨怀斯部落开始于北部墨怀斯人及它们的南蛮子盟友合作,以便在与陶瑞斯的战争中取得优势。他们向哈拉德海湾的南蛮子送去供品以换得他们的协助,这些南部墨怀斯人大肆砍伐丛林的树木,捕获毛象献给南蛮子,作为他们的战争巨兽。南部墨怀斯人尝尝将捕获的毛象带到哈拉都因桥,并在那里卖给东部墨怀斯人的驯兽人,双方都从中获益。
近来,南部墨怀斯部落也开始与索隆接触,后者也同南蛮子一样向墨怀斯人索要贡品,并作为交换提供帮助。因此南部墨怀斯人以他们的一些战士作为交换,索隆答应会帮助他们彻底毁灭陶瑞斯。这一提议使得短时间内越来越多的南部墨怀斯部落开始与魔多结盟。但尽管如此,墨怀斯人的首要注意力仍然在陶瑞斯上,这两者之间的战争永无休止。
西部墨怀斯人
西部墨怀斯人,也是大草原上最后一支人类部族。他们人数不多,与之相关的故事也很少。他们独自居住在哈拉德山脉的西侧,从陶瑞泷迪到阿斯特拉斯山脚都有他们的定居点。相比山脉那边的亲族,西部墨怀斯人更加和平,他们的大部分人十分虔诚,对伟大雄狮忠心耿耿。也许正是如此,才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命运。
西部墨怀斯人与努门诺尔人联系最为密切,后者在远哈拉德的岩石海滩建立了不少殖民地。这最初为墨怀斯人带来了积极影响,西部墨怀斯人在与努门诺尔人的贸易往来中收益颇丰,直到阴影降临努门诺尔。据说阴影最先笼罩努门诺尔在哈拉德的殖民地,而西部墨怀斯人因此受难最深。黑努门诺尔人占据了陶瑞泷迪,以及哈拉德西侧海岸那些原本属于努门诺尔人的其余殖民地。除此之外,黑努门诺尔人还深入内陆烧杀抢掠。大部分西部墨怀斯人遭到奴役,或是被黑努门诺尔人用于活人献祭,以米尔寇的名义泼洒他们的鲜血。
在第二纪元剩下的时间中,黑努门诺尔人一直统治着西部墨怀斯人,但他们的殖民地却在长期的冲突和人口减少中迅速缩减。黑努门诺尔人大加减少,因而西部墨怀斯人尝试从中挣脱恢复原状,但乌姆巴尔的海盗踏着黑努门诺尔人的后脚迅速涌入此地,再度占领了这片海岸,掠夺了西部墨怀斯人取回的土地。海盗的奴隶贩子在哈拉德地区售卖的许多奴隶,都是海盗从西部墨怀斯人的部族中掳去的,后者现今几乎无人留存。
佩多洛格地区的半食人妖
半食人妖这一种族神秘而残酷,与其它任何种族不同,他们居住在远哈拉德的东海岸,佩多洛格地区的火山地。这些怪物般的生物仿佛更加矮小的食人妖,长着獠牙,皮肤灰暗,生活习惯又类似奥克。一切远哈拉德的部族都对它们又恨又怕,他们称其为灰色恶魔,从刚铎一直到远哈拉德,流传着不少关于半食人妖起源及生吞活人的传说。但它们的起源一直是个谜,大多数的传言都远不如真相可怕——半食人妖是索隆的实验的结果。
第二纪元1702年,索隆输掉了和精灵的战争,尽管魔多的大军入侵了埃利阿多,却最终被高等精灵和努门诺尔人击退。这一失败让他明白,他急需一种新的魔古尔生物来帮助他改进自己的大军——当时几乎全部都是奥克。索隆已经尝试过将人类和普通的奥克杂交,并产生了乌鲁克族,但乌鲁克的数量不多,何况人类和精灵已经知道了乌鲁克族的存在。为了避免被他们发现,索隆偷偷离开了魔多并前往到托尔托洛格南部,一处远离远哈拉德东海岸的荒凉火山岛。
索隆究竟是真正将人类和食人妖杂交,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这些我们都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这一实验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索隆的半食人妖体型是人类的两倍,力量是人类的四倍。他们能够在阳光下行军,正如索隆本身预想的那样。但这实验并未完全成功,因为索隆原本希望半食人妖能够替他领导魔多的军队,但半食人妖事实上相当愚蠢,甚至远不如奥克和乌鲁克,只是一群闹哄哄的仆从。更糟的是,这些半食人妖繁殖十分缓慢。如果索隆想要它们为自己所用,至少要等数个世纪的时间,在索隆看来,它们毫无用处。因此索隆认为他的实验失败了,便将半食人妖抛弃在了托尔托洛格,回到了魔多。
半食人妖迅速占据了托尔托洛格,建造起了简单的房屋,捕猎当地的动物直至灭绝。大约自索隆抛弃它们一个世纪后,它们就向南穿过隔开托尔托洛格和哈拉德的狭窄海峡,开始袭击海峡对面的哈拉德地区,当时东部墨怀斯人居住的地区。墨怀斯人不是这些半食人妖的对手,很快便被这些半食人妖赶出了这片海岸。半食人妖一直进到色瑞格都因河附近,占据了一大片狭长弯曲的火山半岛。恐惧的努门诺尔水手将此地命名为佩多洛格地区,这里被迅速荒废了。
半食人妖天生嗜血凶残,他们的统领不断袭击佩多洛格地区附近的东部墨怀斯部落,以此让半食人妖的刀刃转向墨怀斯人,而非他们自己。东部墨怀斯人的部落惨遭半食人妖屠杀,而尝到甜头的半食人妖很快便将目标转到了墨怀斯人身上,因为后者离他们不远,又无法和他们的力量相比。半食人妖从一开始便仇恨所有人类,多数时间会杀掉它们所遇到的任何人,这也使得长时间来无人敢与它们结盟。
但东部墨怀斯人并无这些顾忌。当一名陶瑞斯人头领带着他的子民向北来到佩多洛格地区西部的森林中建立城市后,东部墨怀斯人出于绝望而同他们结盟,共同将半食人妖挡在河流对面。他们确实成功了,数十年来半食人妖都未曾从佩多洛格地区突出防线,陶瑞斯的战士将它们挡在森林的边界外。于是愤怒与仇恨在半食人妖心中滋生,这群半食人妖首次变得团结起来。在第二纪元2161年,半食人妖中诸位最强大的统领在都法拉斯见面,此处是佩多洛格地区的东部海岸,半食人妖常常在此为索隆举行祭祀,它们在此结成同盟共同对抗陶瑞斯人。
半食人妖聚集了他们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入陶瑞斯人的城市,在森林边缘爆发的一场战斗中碾碎了所有陶瑞斯人和墨怀斯人的军队,并包围了这座城市。陶瑞斯人召集回了他们所有的军队以保护这座昔日伟大帝国的最后一座堡垒,但毫无用处。城市陷落了,半食人妖屠杀了城中所有民众,以至于城市旁的河流都被染成红色,并从此得名色瑞格都因,“血之河流”。半食人妖烧毁了这座城市,城市附近的森林遭到诅咒,浓雾弥漫而日渐腐朽。这座城市日后被人称作奇门-卡,“死亡之城”,而其周围的森林就此被人称作陶尔-那-托洛格瑞姆,在半食人妖的控制下长达千年。
随着陶瑞斯人不再,东部墨怀斯人又面对着团结起来的半食人妖大军,他们希望渺茫。但即便绝望,墨怀斯人依旧联合起来,以阻止半食人妖穿过陶尔-那-托洛格瑞姆。半食人妖之间的联盟本身并不牢固,而长时间来再无进展也让他们更为生气。这一联盟最终随着第二纪元结束而破裂,半食人妖们开始内部的争斗将彼此的鲜血泼洒在佩多洛格大地上,而墨怀斯人则从中受益。他们与附近红树林中的利姆怀斯人结盟,发动了反击,将半食人妖赶回了色瑞格都因河以东德土地。尽管他们依旧不敢进入佩多洛格地区,但等到第三纪元到来时,半食人妖已经实力大减。
第三纪元初,佩多洛格地区已或多或少完全成为半食人妖的定居地,遍布火山的地区本身就已荒凉不少,而半食人妖更是灭绝了不少动植物,使这里完全成为一片不毛之地。半食人妖很少建立大规模的定居点,它们大部分单独生活,其部落在这片土地上零星四散,但也有一些例外。在奇门-卡陷落后,都法拉斯很快建起了一座大村庄,此处临近统领们结盟地点的地标——一块大黑岩。而类似的村庄很快在色瑞格都因和托尔托洛格建起。托尔托洛格本身便是一处粗糙的堡垒,而许多半食人妖部落在第三纪元初,在佩多洛格地区的最南端附近建起了哈尔托洛勾斯特,这座粗糙的城市迅速成为了佩多洛格地区的中心。
第三纪元开始了,利姆怀斯人逐渐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半食人妖身上转移回陶瑞斯人身上,而半食人妖则借此机会恢复元气。他们卷土重来,涌进东部大草原的森林中,重新开始袭击墨怀斯村庄,恐吓东部墨怀斯部族。而后者几乎无法阻止半食人妖摧毁他们的文明。墨怀斯人只能做到尽力阻止半食人妖接近大湖,而无法阻止它们在森林中猖獗,第三纪元大部分时间,墨怀斯人都饱受半食人妖折磨。
与此同时,半食人妖开始袭击红树林,将不少利姆怀斯村庄夷为平地,在利姆怀斯的渔民心中烙下了恐惧的印记。它们继续向南穿过了海岸,遇到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对手——凯林人,居住在灌木地的人类种族,他们尊奉一位残暴的战神,并不将半食人妖放在眼里。两者之间的战争即刻爆发,而利姆怀斯人常常被夹在其中。第三纪元的绝大多数时间,半食人妖和凯林人的战争从未停息,这两者异常仇视对方,对凯林人而言,没有什么比为战神献上半食人妖的尸体更为值得尊敬,而半食人妖的统领们再次团结起来,希望将凯林人彻底消灭。
第三纪元后期,当索隆重返魔多,重建他的权力时,他想起了长期以来被遗弃的造物。索隆向佩多洛格地区送去信使,并与半食人妖的统领在都法拉斯会面。半食人妖即刻再度结为同盟,这次他们为魔多而战。索隆的仆从向半食人妖讲述北方的故事,他提到北方有一座对抗魔多的人类王国。而半食人妖宣誓效忠索隆,并答应为索隆对抗那座人类王国,而索隆则答应他们可以统治全部远哈拉德地区。很快,半食人妖统领们开始向北方送去军队加入南蛮子的大军,援助波罗斯河渡口之战。
但索隆还需要半食人妖在远哈拉德帮助自己完成一项任务,他命令半食人妖加剧对墨怀斯人的袭击,半食人妖欣然接受。与此同时,索隆又向东部墨怀斯部族送去使者,答应如果他们宣誓效忠自己,索隆就帮助他们停止半食人妖的袭击。甚至能和他们一同行军参加北方的战争。墨怀斯人毫无疑问答应了,索隆立即命令半食人妖停止攻击,并派遣它们前往北方参加即将到来的战争。半食人妖渴求鲜血,而即将到来的战争一定会满足它们。